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之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的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如何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赋予文化遗产新故事?如何通过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进行传播?如何让“文化+科技”更好地实现跨界融合?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文化遗产永续传承?...... 这场论坛给你答案!
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承办的“智绘文物,创新传承-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智能应用”论坛即将于10月29日下午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届时,多位文博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将汇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智能应用”这一主题做相关报告,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维火花! 万事就绪,只等您来!距离论坛正式开幕还有两天,今天,小编提前划重点!
论坛主题
智绘文物,创新传承-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智能应用
主办单位:
中国测绘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
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
主持人: 张向前
时间:2020年10月29日下午
14:00-17:30
地点:河南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如意厅
论坛主持人
姓名:张向前
简介: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总裁,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论坛演讲嘉宾
报告名称:数字化在考古学中的阐释作用
主讲人:詹长法
简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现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2017年以来分别被多所院校及科研单位聘为兼职教授及首席科学家;同时发表、出版70余篇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论文及著作10多部,在业界享有盛誉。
报告名称:基于预防性保护的布达拉宫文物数据库平台建设
主讲人:查群
简介:1999年至今就职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文物保护规划和古建筑维修设计方案编制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邺城遗址保护规划、老司城遗址保护规划、塔尔寺保护规划、布达拉宫保护规划、大昭寺保护规划,以及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维修、海龙屯海潮寺维修、布达拉宫精细化测绘项目等。
报告名称:中国大运河北京段遥感动态监测与数字化保护
主讲人:陈富龙
简介: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专注空间遗产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先导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DLR TerraSAR/TanDEM科学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目前是MDPI 《Remote Sensing》期刊编委和客座编辑、《Heritage》期刊编委、IGARSS国际研讨会科委会成员。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二类中心——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数字遗产研究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也是国家级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
报告名称:数字化展现文化之美
主讲人:杨晓飞
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物保护实验室主任,博物馆数字展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专委会专家委员、中国3D产业联盟文化遗产数字化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建设调研组组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文化科技研究工作,负责智慧博物馆建设顶层设计与标准化规划,设计和指导了全国众多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预防性保护、安全防范和智能化项目的实施。
报告名称: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知识服务
主讲人:侯妙乐
简介: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数字文化遗产虚拟修复研究工作,解决了文物高精度信息留取、多层级表达、缺损区域评估及预测等关键难题,形成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文物数字化修复系统。项目成果应用于60余项国内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直接经济效益2.7亿元。发表文章近80篇,SCI/EI检索20篇,出版专著4部,获发明专利及软著授权20项。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8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入选北京市“青年北京学者”、“高创计划”领军人才、 “长城学者计划”、“百千万工程”和“科技新星”。
报告名称:“南海I号”保护发掘数字化记录
主讲人:熊友谊
简介: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启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常年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传承的研究工作。主持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与旅游服务综合应用示范、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遗产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了“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数字化保护、开平碉楼数字化保护、国家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广东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等一系列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报告名称:城市文化体系中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知识图谱表征
主讲人:刘瑛楠
简介: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师。2020年6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建筑的城市系统性研究,毕业论文《中国建筑遗产文化阐释体系研究——构建城市文化系统发展新路径》。2008-2010年,参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著作的编辑出版;2015年,参加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的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培训考核;2015-2016年,承担国家文物局督察司课题《文物建筑定损评估研究》;2017-2018年,承担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课题《视界——中国当代美术研究展(建筑专业评价体系)》。曾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篇。
这场文博行业的智慧盛宴
大咖云集,翘楚荟萃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现场更有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独家精美礼品相送
想解锁更多本次论坛隐藏彩蛋?
10月29日下午
澳门银银河官方网welcome等你来撩
我们不见不散!